《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距今已600多年。细较之下,其文辞细腻不如红楼,气势恢宏不及三国,传奇怪诞也比不上西游,但水浒另有一番市井江湖气。正是这种快意恩仇,敢作敢为的“江湖”精神使得《水浒传》深得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的喜爱,那么水浒是一本弘扬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吗?看过原著的朋友肯定知道并不是的,别说侠义,水浒全书里,连好人都没几个;也有说法认为水浒辛辣的讽刺了封建旧社会的腐朽黑暗,歌颂农民起义的反抗精神;水浒当然包含这方面的描写,但是以此为水浒主旨则严重看低了这本小说。仅仅讽刺鞭策那水浒传未必够得着《金瓶梅》,《儒林外史》,也就更够不着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了。
那么,水浒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小编私以为这本名著说忠诉奸,谈淫论盗,写兄弟情义,说快意恩仇,讽刺鞭挞,称赞歌颂,无所不含。但归根到底是四个字:逼上梁山!
看到这可能会有朋友认为我不过人云亦云,老生常谈:逼上梁山谁不知道,听过水浒的都知道。确实如此,逼上梁山是水浒的主线,不同的是我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所谓好汉上梁山这件具体的事情,而是指《水浒》全书说的是整个社会由庙堂至江湖,从至尊到草民好人无法生存的黑暗故事。
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是水浒灵魂人物之一,是深受读者朋友喜爱的好汉。但是严格来讲,林教头完全够不上好汉这个称谓。他只是一个出生在体制内,希望能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普通人罢了。教头家传一身好武艺,接了父亲的班做了禁军教官,领着俸禄,养着妻子。本本分分,没有恶习,不招惹是非。
但是你不找事,事却会找你。官二代看上了林娘子,怒火中烧,扳过流氓的肩头,见是衙内的教头,却先自软了。好友的出卖,上司的陷害,教头一忍再忍。甚至到了董超薛霸要结果他性命时,仍旧泪如雨下,哭求讨饶。鲁大师及时出现,救了教头,教头却不许伤董薛。到底是教头希望可以能挣扎到沧州刑满释放,复为良民。但是水浒世界不是童话故事,没有苦尽甘来,也没有善恶有报。山神庙的一场大火,烧不烧的死教头,都是死路一条。教头平生想做个好人,但是好人活不了。那就只能做坏人了,做坏人那么简单么?当然不是,你得纳投名状,你要杀个无辜的人,从此你的良心要跟这个世界一样是黑色的,不然我怎么相信你。
行者武都头是水浒前半段浓墨重彩的人物,都头从柴大官人府上回去,打了老虎做了公务员,找到了从小相依为命的兄长,还有了嫂子。江湖漂泊有了家的温暖,兄长在张罗寻亲,一切都充满希望。但是好人的希望是短暂的,西门庆的出现改变了都头的人生,半兄半父的大郎是都头世上唯一的羁绊。痛不欲生的都头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求得公正,县衙都被西门官人打通了,怎么求?
既然正义不会来,那就自己去取吧!“饶你容易还我哥哥命来!”哥哥没了,仇报了,从此都头世上再没有亲人了,所以都头根本不在意小管营相公是真情还是假意,打就打吧,我一身本事且叫大家笑一笑。直到张都监和玉兰的出现,才让教头再重新振作起来,人总要活下去。就在这里重新开始吧!我这样的人真的还可以重新开始吗?当然是不行的,这些都是圈套,不要想做好人了行吗?这世界就是这么黑暗!打个老虎算什么,打的平世道?“杀人者,武松”是都头的投名状,是告别良民的见证!杀一个是杀,杀一百个是杀,好人做不了,就做个杀人行者吧。
江湖是黑的,朝堂更是黑的。宋江作乱,却乱自上作。读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描写的高太尉高俅在发迹之前,本是市井泼皮,毫无统军治国之才,最大特长是踢球。这样的人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军政大佬。因为他的背后是宋徽宗。宋徽宗可能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但绝不是一个及格的国君,国内烽烟四起,边境强敌窥视。作为统治者的徽宗在赌球,在逛妓院。决定这个国家命运的重臣是泼皮高俅,年年过大寿的蔡京,搜刮民财的童贯。处庙堂之高的人把百姓逼得没有活路,多少人因为生辰纲家破人亡,多少像武松一样的人得不到公正?宋江方腊田虎王庆,能活下的人虽愿意落草为寇,做山贼、做罗咯。
水浒就是这样的故事,乱自上作,无处不黑。看过科波拉《教父》和杜琪峰《黑社会》的朋友可能会惊叹黑帮的残酷和绝望,但跟水浒比起来远远不及。水浒世界是没有出路的炼狱,招安不招安结果并没有区别,这个世界都是黑的,你怎么漂白?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那水浒没有积极意义吗?把美好毁灭给人看就是悲剧最大的积极意义,水浒就是这样的悲剧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