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中国:新疆维汉两族那道无形的墙图像来源,Xinhua
图像加注文字,新疆不少地方维汉两族人之间有明显的隔阂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程牧之Role, 台湾自由作家2014年4月21日自2009年“七五事件”之后,由维吾尔族发动的所谓“恐怖暴力”事件频传,对象从警察机关、天安门等象征国家权力的“点”,扩大到一般民众的“面”,范围则从新疆本地扩散到北京、甚至大家意料之外的昆明。
中共把事件定性为“恐怖攻击”,元凶指向疆独组织,背后不排除有国外势力介入。假如这是事实,孕育疆独的土壤是什么?为什么疆独势力会在改革开放30年,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之际甚嚣尘上?
无形的墙去过新疆的人多少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维族与汉族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各自过活,彼此间形同陌路,绝少交谈,仿佛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离婚夫妻。
在汉维人口比例接近的乌鲁木齐,乍看之下跟内地城市一样高楼林立、塞车严重,但如果转到维族聚居的山西巷、二道桥一带,就像突然进入另一个时空,满街维文广告牌,无所是事的维族青年到处都是,汉人几乎不会走进这里,维族餐厅的菜单上没有汉文,服务员也一句汉语都不会,拥挤破败的市容,似乎和高歌前进中的城市毫不相干。外地人要造访这里,一般会被当地汉人善意劝阻:“小心你的包”“那里都是维族人,最好别去。”
到了以维族为主要人口的南疆,无形的墙更是高耸。喀什、库车、莎车这些城市规模大小不等,但维族人口都在90%以上,一个外人难以理解的现象是,这些城市都有老城区与新城区,区隔新与老的不是时间,也不是铁丝樊笼,而是民族人文。
Skip 热读 and continue reading热读内地“考试移民”瞄向香港,引发DSE攻防战美国农民受挤压——对特朗普的忠诚度正面临考验柯克枪击案疑犯“不配合”调查 犹他州长多次批评社群媒体澳门立法会选举:政府大力动员,投票人数创新高,白票废票破万End of 热读
新城与老城的界限同时也是汉维、人均收入高低、开放还是保守的界限。新城区的市面与一般内地县城差距不大,现代化商场林立,街上不乏打扮时髦的汉人;老城区则几乎没有汉人,甚至也难得看到穿牛仔裤、露出臂膀的人,步调缓慢,驴车当道,同时还有尘土飞扬的巷道、乞丐和清真寺。
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区隔新城与老城的不是铁丝樊笼,而是民族人文。维汉之间的民族壁垒其来有自,清朝乾隆皇帝在新疆采取“分城而治”的隔离政策,他在维族聚居的城市大兴土木建造新城——也就是汉城,专供汉人居住,原来的老城则为回城,汉人不准进入,两边百姓非经申请不准往来,必要的贸易则在两城中间择地择时进行。汉回各过各的政策,在严刑峻罚下被严格执行了百多年,汉族人与回族人中间的那堵墙就这样落实了。
有形到无形几百年过去,真正的墙再难寻觅,却逐渐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变内在。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强烈感受到无形的墙的存在,说明中共治疆半世纪,并没有使汉维之间更加认识对方。现实是:社会优势让汉人不需要学习维语,更无意了解他们的文化,致使一般汉人对维族停留于能歌善舞的想象。
现代维吾尔族大约是九世纪北方的突厥人南下与当地白种人混居融合而来,在血缘、语言、气候与文化风俗上,与中亚比较接近,一直到今天,陌生的维吾尔人与土耳其人相遇,彼此沟通还能互相听懂50%以上,共同的伊斯兰信仰更让他们在心理上互相亲近。
相反,他们与同处一地的汉人却形同陌路,信仰与风俗在主流社会中长期受到的压抑,更加深彼此的鸿沟。在这个背景下,当内地疯狂的市场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列车开进维族生活的腹地时,终于把维族推向深渊。
市场经济鼓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价值,但是,离开土地的维族青年与汉人大不相同,语言与教育程度劣势,让他们难以在城市--即使是自己的城市--与汉人公平竞争。
举个例子,观光客到乌鲁木齐必逛的国际大巴札,这是个主打维族风情的商业街,但是,商业街的老板是汉人,大部分摊商也是,只有少部分是汉语流利的维族,因为租金价格不菲,消费者也都是汉人;在库车、阿克苏等城市,维族聚集区也开始开发拆建。问题是,高昂的房价不足以让拿到补贴的维族人在原地安居,迫使他们从城里转移到城市边缘自己搭建房子,结果,维族人就这样在自己的城市里被边缘化了。
本来,维族对内地改革开放的反应就慢了好几拍,所以他们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长期扮演边缘脚色,倒也无人置喙,一旦同样的劣势发生在汉人仅占极少数的家乡,也就是说,当维族人连在自己的城市里都处于边缘角色时,他们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社会竞争的弱势,而是民族存亡的危机了。
(责编:高毅)
本文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BBC立场。网友如有评论,请用下表:
读者反馈新疆維漢兩族那道【無形的牆】為什麼會存在?顯然是【制度】的使然。那麼制度是誰建構的?不是那個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難道是維漢兩族的普通平民百姓?要拆卸這道無形的牆嗎?得須從制度做起。要重建制度嗎?得非要驅走這個既不偉大也不光榮更非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不可。
孟光, Hong Kong
看了这篇报道感触很深, 让我想到了公司门口摆摊的确维族大叔.真心企望这个世界多份理解。不要因经济优势而忽略经济劣势的文化。人人生而平等.都应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沈翊华, 中国
有些人和势力真心也想在维族也弄个塔利班出来。可是,最终只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GG,
一个巴掌拍不响,需要大家理性分析,冷静对待。
xinjiangreview.wordpress.com,
汉语,中国的官方语言,中国人不会说合乎情理吗(英国人不会说英文?)?教育,国家提供教育优惠政策给维族,为什么不去利用(对比一下维族和汉族的录取分数线)?一句话,自己不去努力,别人再想帮忙也没法子。至于房地产,呵呵,找政府去,别袭击平民啊!新疆民族比例:维族45.21%,汉族40.57%,请问,汉族在新疆是极少数吗?个人认为,是改变少数民族政策的时候了,不要搞什么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优胜劣汰,这样才公平。
语言与教育, Auckland
如果一个中国人来到英国,因为不学习英语而缺乏交流能力,进而缺乏社会竞争力,最后被边缘化,这能说明是英国政府或英国人的责任吗?你无法回避,新疆是中国领土,官方语言是汉语汉字,你不学习就没有竞争力,让你们学习汉语汉字你们说是毁灭民族文化..这就是你们的道理..
Thor,
在BBC中文网站上看到一位台湾自由作者的评论,竟然是评论遥远的中国内陆新疆,而且是维吾尔族和汉组的关系,无从想像作者是长期生活在新疆还是仅仅了解一些皮毛?我是出生在新疆成长在新疆的汉族,可我从小就和维族以及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各个民族)现在还生活在新疆。我看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反映是胡说!不是事实!用猜想来说事!75事件发生时我和我先生都在乌市,那个事件的发生决不是维族人发动的这样简单,请作者尊重维族这个民族,也请尊重和维族有着亲情般友谊的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不代表任何人任何权贵,我只是以个人良心说话,我痛恨那个事件的凶手,无辜的生命离去在瞬间!
莉, 中国
这个台湾人说的不对,乌鲁木齐市(迪化市)现在的居民人口比例,汉族居民/少民居民(不只维人)是80%/20%. 以前,例如在1950年代,少民居民的比例更低。因为迪化市是以乾隆时期的汉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建立城市那时起,一直都是汉族居民占绝对多数的城市。事实上,北疆的维人都是近代从南疆来的移民.北疆原是准格尔蒙古人的地盘,因为准格尔人被满清灭族,全部消灭,维人才有机会得以移民北疆。
John,
我同意作者的觀點。漢維之間在歷史已有隔閡,現在的經濟發展讓隔閡變得更加明顯,特別是當中共並沒有什麼民族政策。只是高考時加加分和沒有生育限制是沒有什麼用的。本人是少數民族,小時候在上海接受的教育。記得小時候經常因為不吃豬肉而被同學嘲笑而感到排擠。在多民族地區,中國政府應該設立機制去保護少數民族。比如設立保留地,教授少數民族語言等等。也應該更好的普及教育,讓弱勢軀體的少數民族能夠融入現代社會之中,不讓他們被邊緣化。在加拿大的大城市,雖然有許多族群,但很少有民族問題。我覺得主要歸功於不排擠少數種族的政策與高等教育的普及。
Litao, Toronto
维族的边缘化并不是被汉族文化、儒家文化边缘化,而是被全球化边缘化。推翻维族传统生活的并不是孔子、老子,而是亚当斯密、乔布斯。实际上,汉族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也是受害者、全世界除了英语文化外,都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冲击。汉族维族在经济上唯一的区别就是,更早遭受半殖民化的汉族更早地适应了全球化,进而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西方人或明或暗指责中国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反思下西方创造出的全球化浪潮为何忽视了非英语文化的保护和推广?
DI,
那么请问美国黑人区有没有白人愿意住?民族性本来就不同,如何融合?请西方世界在指责的同时给个良好示范。未署名
想办法改变维族人的处境吧,你说是摧残维族文化,保持维族人的现状吧,你说是維族人被邊緣化了。话里里外外怎麽都被你说了呢?
zyz,
‘现代维吾尔族大约是九世纪北方的突厥人南下与当地白种人混居融合而来,在血缘、语言、气候与文化风俗上,与中亚比较接近,一直到今天,陌生的维吾尔人与土耳其人相遇,彼此沟通还能互相听懂50%以上,共同的伊斯兰信仰更让他们在心理上互相亲近’ 呵呵 突厥人是突厥人 维吾尔是维吾尔 历史上突厥族是奴役维吾尔族的 只是维吾尔人用的突厥语 按照基因来说 突厥人和蒙古人近 维吾尔人和印欧人近
lyz, 乌克兰基辅
这个台巴子很明显对新疆一无所知,还乌鲁木齐汉人和维族人口相近。英国媒体就继续这样自慰罢
乡下台巴子, 呆完